星期六的下午,在下了一場雷陣雨,太陽伯伯又出現之後,趕在5:00開始趕人之前,來到了基隆的仙洞巖。雖然有停車場,不過車位不多,跟著路邊的車子一起停在黃線。仙洞巖緊臨基隆中國貨運碼頭集散站,適逢假日,貨櫃場也休息,所以有些車子也停到貨櫃場的停車場,走到仙洞巖也不用5分鐘。

根據台灣宗教文化資產的網站上記錄,

現基隆港口西北側山巖,在歷經基隆港於日治時期興築、與海岸地貌變遷之前,山巖為直接臨海,經海水經年累月侵蝕,逐漸形成1個深約80公尺的洞穴,此洞穴正是今天的「仙洞」,而「巖」字意義其一說明洞穴所在山巖,其一則出於臺灣「巖仔信仰」,意即臺灣民間佛、道共存的信仰型態。

臺灣詩人林朝崧(1875-1915),曾作詩闡述仙洞巖見聞:「打槳來遊小洞天,洞深不見古時仙。燃燈曲覓巖間路,拂袖涼沾石罅泉。蝙蝠群飛爭此穴,鳳鸞重到定何年。料知上界真人府,舊隱難忘碧海邊。」,詩句點出「仙洞巖」名稱始於古代仙人在此洞修煉得道的傳說,更敘述其清涼、潮濕的天然海蝕洞穴特性。

IMG_8613.JPEG

IMG_8609.JPEG

仙洞內部通道中題刻遍布,除清代官員和文人的手筆,例如臺灣府南路撫民理番同知梁純夫(生卒年不詳)以行書題的「仙洞」,分巡臺澎督學使者夏獻倫(生卒年不詳)以草書題上「海外洞天」,清末巡撫唐景崧(1841-1903)題有「碑文」,還有清光緒4年(公元1878年)征討東部加禮宛番社的紀念文等。洞穴內部亦不乏日治時期、甚至今日遊客刻字、塗鴉等。

今日仙洞巖有「小敦煌」之別稱,主因岩壁上刻有「十八羅漢、釋迦牟尼、觀音菩薩」等石雕佛像,此石雕由來則為民國60年代(公元1970年代)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(1958-)的作品。

仙洞巖岩洞內部,略分為右洞、左洞。右方洞穴較為寬敞,為主洞,內建有2層樓,2樓為寮房,1樓以進入岩洞的路線觀之,依序為入口處-下座蓮臺彌勒佛、圓通寶殿-中座蓮臺觀世音菩薩、大雄寶殿-上座蓮臺三寶佛(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藥師琉璃光佛)。

IMG_8587.JPEG

IMG_8588.JPEG

IMG_8586.JPEG

而從中座圓通寶殿進入到最內大雄寶殿,通道之岩壁為砂岩材質,其上雕飾著包含普賢、文殊、地藏王菩薩及觀世音4大菩薩,為民國60年代(公元1970年代)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費時3年之作。

大雄寶殿旁有3座「廟中廟」石造神龕分別為地藏殿、硿硐宮與註生娘娘,其中硿硐宮旁的兩座石觀音,為日治時期由日本渡海來臺的33尊觀音像其中之二,分別為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與第10番之千手觀音。此2尊觀音,原本是在仙洞巖外的入口處的石座上,因擔心佛像遭盜,故移入洞內供奉。

IMG_8592.JPEG

IMG_8593.JPEG

IMG_8590.JPEG

IMG_8589.JPEG

中座圓通寶殿左方,即可見到左洞之入口處,左洞別名「一線天」,象徵其洞口狹小通道,左洞內部空間幽秘,最多容納10人,洞內祭祀日本七福神中的弁財天神,為日治時期仙洞主祀之神。

1204539.jpg

IMG_8599.JPEG

仙洞巖岩壁構造,仍留有海浪日夜沖刷的線條痕跡,在這千萬年前海蝕而成的洞穴,佛教、道教、日本信仰的神明共同受到供奉與朝拜,除了具體而微地呈現臺灣歷史的淵流,更是臺灣「民間佛教」的典型,此類型佛教,在臺灣多被稱為「巖仔信仰」,特徵正是寺廟名稱末字為「巖」,富含臺灣宗教社會地域化、社區化、世俗化、以及包容兼蓄的文化特質。
 

「一線天」真的是一線天,剛開始還很OK的走入,但愈接近洞內時,它愈窄,甚至要半蹲低著頭才能通過,要不然頭很有可能會卡在雙壁之中。對於有幽閉恐懼症的人,可能就不適合進入,畢竟它會愈走愈窄,直到達洞內才開闊,但洞內畢竟也還是無出口,還是一個密閉空間。所以有恐懼症的人,可以先試走幾步看看,如果真的不行的話,就不要勉強,趕快再退出來。

當地的長輩說,他小時候常和玩伴到仙洞巖中遊玩。左邊的「一線天」內進去之洞穴,內有仙座和仙床,還有仙腳。不過仙腳在歷史的洪流中,被宵小給摸走了,雖然不知道宵小到底是如何帶著仙腳穿過「一線天」。而仙座呢,小時的玩伴調皮,直接給它上去坐;說時遲時快,一道光由石像中直射出來,警告不可隨意的爬上仙座;原來真的是有仙人在此修行,洞也有洞主在關照著。那想當然的,洞內旁邊的仙床也不好給它直接坐下去試試了~除此之外,因為是古蹟,所以整個仙洞的壁上都有已經無法辨識的刻字,不知是否為當時的仙人所留之字跡呢?

 

IMG_8600.JPEG

IMG_8597.JPE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基隆 仙洞巖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