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分,有個狀觀的瀑布,據說可以稱為"台灣的尼加拉瓜瀑布"。不過因為現在在維修附近的道路,所以瀑布區關閉,只能從柵門內觀望一下,所以,我就無緣去觀看了!
這橋(觀瀑大橋),是通往十分瀑布,民國10年建的,也就是1911年建的到現在,還沒垮過!當時是日本人建造的。橋墩是尖型,因為這樣水流衝擊才不會傷害了橋敦。而這橋特別的地方是在於,這橋敦當時日本人是用我們在吃的糯米所做的,所以這橋又稱為糯米橋。
在糯米橋的下方,有個"眼鏡洞瀑布",是一個高與寬各約6公尺的侵蝕型瀑布。因為地質岩層結構不均,侵蝕作用的速度不同,而形成了兩個大岩洞。這個兩側的大岩洞,從遠處觀望,尤如一副大眼鏡,所以被稱為眼鏡洞。從橋上往下看,可以欣賞眼鏡洞的全貌。因為當地還在做更完善的規劃,所以等規劃完後,眼前看到的柱子就會不見了,這樣,就算是在觀瀑大橋的下方,也可以看到瀑布的美。
河岸上的"壺穴"。壺穴是指岩層在急流的沖擊、漩流及侵蝕下,所形成的圓形凹洞。壺穴的形狀除了正圓形外,尚有橢圓形及卵形等等。而且有的洞中有洞,甚至形成洞洞相連的凹槽。藉由這些不同的形狀,可以推斷不同的壺穴年齡。從單純的凹洞,到相連成為聯合壺穴,再買穿成一道凹槽,最後形成島狀岩塊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